我们相遇之前,一定在哪儿见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28 11:40:20



去看了《你的名字》吗?


之前应丁丁张的邀请看了首映见了导演,新海诚的脑子里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次总算完整了一点,最感动我的,却是新海诚在首映后接受采访时说的:


其实到了最后,男女主角在街头遇见时,那才是他们故事的开始。




我们相遇之前,一定在哪儿见过。


这就是宿命。


中国人总是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以,那个“三生石上旧精魂”的故事,千百年前,总是被我们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代,最早出现在晚唐传奇小说家袁郊的作品集《甘泽谣》里,后来苏东坡也写过,但两个故事的结局略有不同。


一个叫李源的富二代,因为父亲的去世,决定不做官、不娶老婆、不吃肉,然后住到庙里,和主持圆泽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相约,去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游玩。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


李源非要走水路,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


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了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三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黄昏时,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那新生的孩子,婴儿见到李源,便笑了起来。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你真是遵守信约的人,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


随即又唱: 


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江山寻已遍

欲回烟掉上瞿塘

随即掉头而去。 

苏轼的版本里,三年后,李源被推荐为谏议大夫,但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


袁郊的版本里,三年后,李源做了谏议大夫,但过了一年就去世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三生石实在太有名,现在去杭州,还有这个景点,歪剌剌一块大石头竖着,同行的情侣们都激动地合影留念,其实最开始,这和爱情并没有那么多关系。


可是,情侣之间,最常说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吵架生气时,叹一口气:“上辈子欠你的!”感恩抱歉时说:“下辈子报答你呗!”


所以,即使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还是要为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那场绮梦相遇,安排一个世俗的理由,花神说,这两个人前世就有缘分啊,这辈子注定是夫妻。

 

所以,贾宝玉对林妹妹说:“这个妹妹,我曾看见过的?”雪芹也不得免俗地告诉读者,他们原本是神瑛侍者与絳珠仙子,他们的一见钟情,是为了偿还上辈子欠下的滴水之恩。




古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是张爱玲所说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于千万人中,不早不晚的遇见,该是怎样的一种幸运?


一见钟情的故事,是民国爱情标配。


1919年12月,“五四”运动结束之后,一个叫罗家伦的学生从北京来到上海。


他来上海的目的有两个,一为躲避北洋政府的追捕,二是打算前往上海展开学生团体串联。


他不知道,上海将给他第三个任务——找到人生中的最爱。


“全国学生联合会”的集会上,,大家都想要来看看,这位亲笔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点燃全国学生爱国热情的,究竟是何许人也。演讲非常成功,现场一片沸腾,时不时掌声雷动。


台下一隅,上海女子学校的女学生张维桢默默注视着罗家伦,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手势,都让她着迷,她最崇拜他写的“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演讲结束之后,少女张维桢挤到台前,向罗家伦介绍自己,并递上了写着自己联系方式的纸条。


奇怪的是,上一秒还滔滔不绝、口才了得的罗家伦在那一刻居然腼腆得像个小男孩,面红耳赤地接过纸条,慌乱地说着:“好,好!”


爱情真是一件微妙的事情,这两个人,仅仅靠这不过一分钟的见面,居然互生好感。



1920年初,罗家伦从上海回到北京,寄了两张风景明信片,和两张小型风景照片给张维桢,张维桢回赠了罗家伦一张个人小照片。


罗家伦本人并不提倡这种“一面之爱”,他曾经发表过一篇《妇女解放》的文章,在文中,他写道:


婚姻是一种男女共同的生活,所以必先有双方人格上的了解。中国旧式的婚姻牵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结合,不必说了,就是现在根据“一面爱”或者“照片爱”的所谓的“自由结婚”,难道有人格上的了解吗?


piapia打脸啊罗家伦君!


当然,他们也不仅仅是写信。1920年8月,罗家伦经上海到美国留学,曾经想要和张维桢见面,可惜,因为罗家伦生病,“来沪七日,大烧凡四十二小时”,最终没能见到。


可想而知,在离开上海的轮船上,当汽笛鸣响的那一刻,罗家伦是怎样的愁肠百转。


邮轮去美国,在港口,刚刚病逾的罗家伦写道:“来沪未能一见,心中很难过。玉影已收到,谢谢。不及多书,将离国,此心何堪,余容途中续书。”这是罗家伦1920年寄出的信,此时,张维桢正在浙江湖州湖郡女学求学。


罗家伦之后到普林斯顿大学求学,留学六年间,两个年轻人完全靠书信往来,传递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


看到美丽的风景,他给“薇贞吾友”:


此地的风景也好极了!秋天的景象,衬出满林的霜叶。明媚的湖光,傍着低回的曲径,更映出自然的化工。晚间霜气新来,树影在地;独行徘徊,觉得淡淡的月色常对着我笑。唉!我爱此地极了!今寄上大学院照片一张,聊供清览。


读书的点滴细节,也要汇报:


我们会餐时每晚要穿黑大礼袍的,所以极像一种隐士生活。


收不到信时,要抱怨:


你近来少写信。想是你朋友很多,忘记在远方的人了。


收到张维桢的照片时,兴奋异常:


感激欢喜的心,不必我说……你的照片,使我看了生无限的愉快。


有外国女士送他礼物,他在信里嘚瑟两句,然而结尾还是不忘了写:


万莫误会,仅仅嬉笑之词。

 

六年里,罗家伦从“维桢吾友”自然变成了“维桢”“维桢吾爱”,到最后成了“我生生世世最爱的维维”;最开始的谈学校谈理想谈礼物,也变成了——


怀中的热火烧着,口中还是发生津液。想你的吻,一次、两次……至无限次。望你好好保重,永久爱你。只希望永久被你所爱的志希。


他们始终不曾见面。


这期间,他们也曾经有过误会。两人的通信一度中断。1925年5月罗家伦第一次寄给张维桢一副项链,这是他第一次送书以外的礼物:


我选的一种颜色,自以为还清新,配夏天的白衣服或粉红衣服,都很好看。望你不嫌弃,作为我游览展览会的纪念,并作我想起你的纪念。


1926年新年,张维桢回赠了蜜枣和松子糖。

 

1926年4月,张维桢接到罗家伦的信,说他决定回国了,回到心爱而相思的女子身边,他的心情很是激动。可是,就在这时,张维桢却申请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奖学金,计划在秋天进入研究院。


两个忍受了六年分离之苦的年轻人,现在又要面临分开。(实际上,我一直怀疑,他们还能记得对方长什么样子吗?)


张维桢给罗家伦汇去了五百法郎,资助他早日回上海见面。


7月23日,罗家伦回到了上海,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在公园约会,在街头散步,但对于饱尝了多年的分离相思之苦、又即将面临别离的恋人来说,一朝一暮都是那样的宝贵。



 

那种哪怕正常的社会交际和应酬,也是对恋人约会的侵扰。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王云五请罗家伦吃饭,罗家伦满怀愧疚地“请假”,他写道:“薇贞!倾回接王云五君请帖,约明晚七时在大东条吃饭,似不好意思不去。去则非九十时不能。想起和你在一起的快乐,又有减少,不高兴之至。明日我拟约你于七时一刻在法国公园原处一谈,我于九时左右赴张菊生处,你可自己回家办事,想无不可。盼望之至。你的——志希。”


张维桢曾经想过是否放弃去美国读书的机会,但罗家伦不同意。他鼓励她追求自己的事业,鼓励她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1926年9月,张维桢去美国留学,他们又开始鸿雁传书,以情书诉说相思。


1927年11月13日,张维桢回国和罗家伦举行婚礼,此时,他们都年近三十,距他们初次相识,已是整整八年。而在这八年间,他们两人能够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妇,这段爱情,渐渐变成了民国的传说和演绎,在台湾,罗家伦的爱情故事曾经是这样的:


传说中,才华洋溢的罗家伦就读北大时,曾苦恋北大校花,校花虽嫌罗家伦相貌,但被罗家伦文情并茂的百封情书所打动。校花后来对罗家伦开出三个条件:

一、留洋博士

二、大学校长

三、夫妻同行必须保持相当距离


罗家伦后来历游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并在回国后出任清华大学与中央大学校长。传说中罗家伦“环绕地球一圈”,终如愿以偿,与美娇娘双宿双飞,成为校园最浪漫的传奇。


这当然是误会,张维桢压根没有上过北京大学,两人认识时张维桢还没进入大学。有意思的是,罗家伦的女儿罗久芳在小学时,就听同学说起了爸爸追求北大校花的故事,跑回家来问母亲。


张维桢回答:“哪里有这些事?都是那些大学男生追求女生太辛苦,才编出来互相鼓励的!”


他们的爱情故事里,始终只有彼此。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民国太太的厨房》买了伐?



“山河小岁月”的热门故事库


常玉 | 老舍 | 傅雷 | 顾正秋 | 唐纳 | 亦舒 | 钱锺书 | 杨绛 | 梁思成 | 梅兰芳 | 蒋勋


陆小曼 | 张幼仪 | 邵洵美 | 盛佩玉 |胡兰成 | 张充和 | 周有光 | 张元和 | 周作人 | 鲁迅


夏梦 | 许广平 | 冰心 | 吴宓 | 李鸿章 | 赵丹 | 林徽因爸爸 |陈寅恪 | 吴大羽 | 白薇


不一样的民国往事

 微信号:shxsy2015

欢迎来到 李舒 的山河小岁月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