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竞争力来自“利他之心”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17 15:56:03
稻盛和夫在计划创立KDDI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问自己:“你参与电信通信事业真是为了国民吗? 是否混杂了为公司或个人谋利益的私心? 或者, 是否是为了受到社会的关注而自我表现呢?动机是否纯粹?是否没有一丝私心?”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半年的审问之后,他确信自己创办 KDDI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而是为了国民降低通信费. 这才决定成立 KDDI。KDD1成立后面临很多问题 , 如在通信事业方面没有经验和缺乏技术, 通信方面的基础设施必须从零开始建设等。但是稻盛和夫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迎难而上。 他认为,企业只要是不掺杂任何私心做有利于国民的事情, 那么企业就会获得成功。果然,公司营业没多久,KDD1的业绩便领先于同期参与的其他企业 。稻盛和夫为了不惨杂任何私心的参与经营, 作为经营者他手上连一分股票都未曾持有.但是却给一般的员工都提供了购买股票的机会,让员工们从 KDD1中获得资本收益. 以此来表达対员工为公司 鞠躬尽瘁的感激之情。也正因为稻盛和夫的这种“利他”精神感染了KDD1的每一个员工,员工们更愿意为企业的壮大而努力。万众一心中, KDD1的业绩呈直线上升趋势,成立不到20年,便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 他同样始终如一的以利他主义价值观要求自己。 他生活朴素,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与员工付同样的费用。没有一人独大、控制公司股份。“财散则人聚”,任正非这条理念一直被业界津津乐道。当很多公司还在想尽办法通过压榨、苛刻员工来盈利的时候,华为已经开始向广大员工敞开胸怀,分享公司盈利了。这样的结果是,不但公司没有因此而利润下降,反而发展越来越快,规模和利润也越来越大,同样不到20年时间,华为就已经迈入世界500强行列了。所谓利他——即将对方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先考虑对方的利益,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他之心”不仅是一种人生豁达的境界,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源头。在企业经营中,只有做了有利于员工、客户的事情,才会得到同样的有利回报,经营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利他之心”就像物理学中最简单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当你让対方受益了,同样你也会从对方身上受益。在杭州专门有一个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住处的旅行社一携职旅社。 这个旅社被众多大学生当成杭州最好的“求职招待所”,不仅因为它价格低廉、服务周到 ,而且学生一旦入住还会有专职的“人才红娘”向学生索要简历, 帮助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因此, 携职旅社被大家昵称为“大学生版的如家”。旅社创始人温少波最初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考虑到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且负担不了高昂的租房价格,所以创办了房价低廉的携职旅社,让人意外的是, 携职旅社自2008年7月创办之初到现在,平均入住率高达83%,生意兴隆。2008年底,金融危机的出现让大学生的求职变得越来越难. 看到为了求职 而入住的学生们脸上愁云密布,温少波便向当地市长写了封信,要求做一项公益事业一一年提供10000个免费床位给大学生,此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也让不少资金紧张的求职者在困境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大家都对携职旅社有了一种家一样的好感。慢慢地携职旅社开始成为当地大学生求职住的热门旅社,生意越来越好。从一个提供廉价住处的小旅行社到现在得到众多大学生认可的“大学生版的如家,携职旅社的成功和它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密不可分,在为大学生求职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可信度。房客源源不断, 旅社的生意也翻了翻。与众多价格低廉的旅社相比,携职旅社的成功除了价格之外,更多的是对求职者和整个社会“利他之心”的理念在起作用。“利他之心”伴随着携职旅社的诞生与成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利他呢?人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局部注重自己的条块思维转变为注重整体、看到他人利益的系统思维,仅仅盯着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会受到相关利益者的排斥而导致孤立,二运用系统的思维看到他人的利益,就可以与相关利益者合作共赢。稻盛和夫认为,“利他”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拥有“利他之心”的企业是战无不胜的。这里的“他”,不但代表员工、客户,还包括供应商、股东、银行、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地发展,而是存在于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企业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可以实現生存,但是一旦危机爆发,就容易孤立无援,。企业只有同相关利益者建立共赢到共生的良性关系,从“利他之心”出发.那么企业一旦陷入困境,大家都会来帮助企业,企业也因此受益,并依靠强大的整体力量持续成长。丰田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于“追求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一经营原地. 这也是丰田得以持续成长为全球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汽车集团的根基。丰田基于“利他之心"构筑起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成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得到全球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的争相效仿。有一次, 谈到日本企业是否有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地方, 稻盛和夫这样说: 企业之所以存在.肯定是有社会性的理由.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企业,它才会生存下去·如果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企业,它就无法生存.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择手段地追求短期的利润,目光会变得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