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物志】你敢真正用线条勾勒水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3-29 08:54:53
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渐渐向远方淡化,最后虚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轻风习习,波浪如鳞,万顷碧波,浩渺无际。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颤笔画出,浪谷间卷起浪花。这是汹涌澎湃、向前奔腾的巨流。 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水边三两石头,水面流动感很强,显然这是溪流,而非清浅的池塘。画面上的水纹,让人联想到马远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凫图》。
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惬意安闲,水面荡起一层层细细的波纹,颇富于韵律和节奏感。另外,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 流利的线条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远处的浪尖渐渐虚化。显然这是长江下游开阔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荡、平稳而又从容,有一种兼收并蓄的雍容大度,正顺着江风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涌而去。
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间卷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涌抬升运动,又呈现向后逆涌之势。这是壶口那段的黄河水,浑浊、奔腾、激荡、咆哮,带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挟雷霆万钧之势,正要冲破障碍向前倾泻。
柔婉的双勾线波纹,贴水飞翔的白鹭,澔渺无边的湖面,袅袅兮秋风,湖水清兮波浪细。
浪峰向前倾斜,后浪紧推前浪,云遮雾锁,涛声如潮。这是涨潮时的海浪。
轻快的线条,画出无规则跳动的水波。春风细细,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镜里的波光,都在游人的桨声笑语里微微荡漾。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云雾弥漫下的海面,前后都是涌动的波浪,中间用粗重凝涩的颤笔,画出一个抬起的浪头,正在发威咆哮。这是沧海中的洪波。 红日、远山、晨雾。朝晖下的湖面浮光跃金,一片清新宁静的气氛。
鱼纹状的线条组成细密波纹,向远处渐渐虚化,几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海面风平浪细、安静祥和。
马远的《水图》描写了十二种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江河湖海等各种状态的水势,纯以最抽象之线条来展现最无形象可言的水,或者滔滔黄河之水,或者长江之万顷,或者洞庭之潋滟,或者秋水之渺渺,无限之状可由数笔勾勒,观画之人诚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水德在斯,人其善待之!画卷引首有明代著名宰相李东阳题写的篆书“马远水”,依次是吴宽、王鏊、文伯仁、王世贞等明代书画家的题记,其中有乾隆皇帝的“三希堂精鉴玺”“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 生卒年不详,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被称为“佛像马家”。他大致活动在南宋光宗(1190—1194)和宁宗(1195—1124)年间。马远的山水画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奎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