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开始,天然气涨价、电力供应紧张一直困扰着一些地区和行业,广东省内不少地方明显受影响,进入8月份,广东天然气价格突然暴涨,不少产区LNG价格与年初相比,暴涨超60%,随后慢慢回落,年底有些产区降到3元/M³以下。好景不长,2022年2月底,我们又“迎”天然气涨价,甚至到7元/M³以上。出了这样的事情,不用想也会知道,是多种因素的叠加。
2021年9月9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清远市清新区2021年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工作目标是控制2021年全区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3%,能源消费总量新增控制在7万吨标准煤左右。在此方案发布之前的9月6日,清远已经发出“清远清新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调度的通知”,有7家陶瓷生产企业2021年1~6月未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能源消费总量严重超标,能耗强度超高,达到一级预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为强化用能监管,清远要求这7家陶瓷生产企业,从2021年9月7日上午8点起,关停部分生产线,7家陶企共有23条生产线被要求停产,每家陶企停产1~4条不等。通知还要求这7家陶企9月的用电负荷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用电量的50%(3家)与30%(4家)。另一份通知还表示,除对上述7家陶企外,还有另外3家陶企合计6条生产线,需要将2021年9月产量减少至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产量的70%以下,用电量减少至2021年上半年平均月产量的70%。
在广东清远之前,广西南宁武鸣区也要求辖区内的所有陶瓷厂停产,在2021年8月4日起至8月31日停止陶瓷企业生产用电28天。进入2021年9月下旬,供电紧张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引起中央相关职能部门重视,并积极协调解决。
当时大家认同的电力供应紧张及用能控制原因主要有: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居民用电量增加、高温天气增加和来水偏枯造成水电发电不足、电煤运输采购困难火电开机不足等多种因素叠加。当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监管,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9个省区直接点名批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集中通报典型案例。随之,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能源调控措施,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一直近年来国家调控的重点,其中钢铁、玻璃、陶瓷等产业尤为突出,而这些往往又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经过长期调控,这些产业的一些企业不断升级,有些企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即使如此在政府的强力调控政策下一样会面临紧急停产的状况。那些需要维持高温状态的工业窑炉,突然停电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主体部分报废,产生巨大经济损失。突然停产也往往会导致客户流失,甚至引发摩擦产生赔偿,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鼓励发展实体经济,工业企业就是典型的实体,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必然会有较高的能源需求。如果企业无法得到能源需求保障,必然会影响正常生存和发展,甚至导致投资失败。按照目前各地能源“双控”要求,一些斥巨资建成的工厂很有可能无法按照计划投产,而这些项目从招商、立项到建设都是严格执行合法程序的,这样势必会影响投资信心。
事情的发展都有规律性,节能减排也是一样,需要先做规划,循序渐进,这样企业才能有所准备,在产品结构、设备改进等方面进行调整。突然叫停生产,除了显示政府的魄力以外,也会暴露出政府治理的不足,尤其是缺乏能源供应规划性。从企业角度看,政策可以属于“不可抗拒力”,但是对于掌握主动权的政府如果不注重科学管理,公信力将受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应将能源供应能力纳入产业规划。现在各地在做产业规划时都会将能源供应纳入,水、电、燃气面面俱到,但是对于供应能力和能耗指标往往缺乏规划,需要加强。
相关部门应该明确不同阶段能源供应量目标,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产业布局。还要科学理性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消耗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的能源消耗量,我们要控制的是能源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而不是限制能源使用。无差别的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错峰用电和对某一区域所有企业进行紧急限电都是不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来营造良好经济发展氛围。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群众和企业各司其职,只有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对社会做好应有的贡献。